一场由作家群体对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起的集体诉讼以1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09亿元)的历史性和解告终,约50万名作者将有资格获得至少3000美元(约合2.2万元人民币)的赔偿。这虽是美国版权法史上最大规模的和解案,却并非作家的胜利——而是科技公司的又一次成功突围。

科技巨头正竞相囤积海量文本材料来训练其大语言模型(LLM),这些模型驱动着ChatGPT和Claude等突破性AI聊天产品。尽管这些AI生成的内容平淡无奇,却正在危及创意产业的生存。AI需要吞噬更多数据才能变得更精密,但在几乎爬取完整个互联网后,科技公司确实面临着新信息枯竭的困境。

这正是Anthropic从"影子图书馆"盗版数百万本书籍投喂AI的原因。本次巴茨诉Anthropic案,只是针对Meta、谷歌、OpenAI和Midjourney等公司的数十起诉讼之一,争议焦点均在于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训练AI的合法性。

作家们获得赔偿并非因为作品被AI使用——这只是对刚融资130亿美元的Anthropic象征性惩戒,罚金针对的是其非法下载书籍而非购买的行为。

今年6月,联邦法官威廉·阿尔苏普裁定:使用版权材料训练AI确实合法。这位法官认为这种使用方式具有"转化性",应受合理使用原则保护——这项自1976年未曾更新的版权法例外条款,正成为科技公司的法律护身符。

"如同任何渴望成为作家的阅读者,Anthropic的大语言模型通过作品学习不是为了复制或取代它们,而是为了开辟新道路创造不同内容。"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。

真正促使案件进入审理阶段的是盗版行为而非AI训练本身。随着和解达成,庭审已不再必要。

"若获得法院批准,今日的和解将解决原告提出的历史遗留诉求,"Anthropic副总法律顾问阿帕纳·斯里达尔在声明中表示,"我们始终致力于开发安全AI系统,助力人类和组织扩展能力、推动科学发现并解决复杂问题。"

随着更多关于AI与版权作品关系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,巴茨诉Anthropic案将成为重要判例。但这些裁决产生的连锁反应,或许会促使其他法官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。

【事件深层次解读】

  1. 科技公司通过"合理使用"漏洞系统性地将创意作品转化为训练数据,却仅因盗版行为受到象征性处罚

  2. 每位作家3000美元的赔偿金额,与AI模型利用其作品产生的商业价值完全不成比例

  3. 1976年制定的合理使用原则在AI时代已显滞后,法律体系亟待更新

  4. 和解协议规避了核心法律争议,为科技公司继续无偿使用版权内容留下空间


添加新评论